請小心淨灘詐騙,不廢青年沒有對外募款,也沒有發獎金!
使用防水布、塑膠布或隔板:在車內鋪設防水布或塑膠布,防止海廢的灰塵和水分滲入車內,有些垃圾會溢出水。
帳篷防水布
塑膠布和紙板
| 上路前 | 1. 確認五油三水 2. 檢查車上無化學物品(油和瓦斯罐)3. 熱車2分鐘在上路
| 上路中 |聞道異味,立即停車
| 上路後 |至少半年進場大保養
車子起火的原因,「電和油」出問題,常見2大原因「漏油和油管老舊」,最常見「 汽、機油」漏了,易快速引燃,有異味就停車。
「電」
1.電瓶和電路配線老舊,要換掉
2.電線表皮劣化-銅線與金屬車殼摩擦
3.橡膠材質鬆脫
4.改裝線路過載-改裝燈/音響等
5.電瓶老舊-電解水不足
「油」 1. 汽油管 2. 排氣管 3. 油底殼
汽油
1. 燃點高(攝氏510度)
2. 氣味濃烈
聞到就要注意
引擎機油
1.燃點低(攝氏200度)
2. 平常無異味
交通部車輛安全檢查 建議不論是行車前的檢查或是平時的例行保養,都應注意車內的「五油、四燈、三水」是否為正常狀態。
五油:引擎機油、變速箱油、煞車油、動力方向機油及汽油;
四燈:頭燈、方向燈、煞車燈及倒車燈;
三水:水箱水、電瓶水及雨刷水。
行車前除了檢查「五油、四燈、三水」外,另外也建議檢查輪胎的胎壓、胎紋深度及煞車皮厚度,以防車禍的意外和故障導致火燒車意外。
在進行淨灘活動前,越野車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,以確保車輛在沙灘等複雜地形中能安全行駛並順利完成任務。
1. 引擎與機械系統
引擎機油:
檢查機油量是否在正常範圍內,必要時補充或更換。
確認機油顏色是否正常(無變黑或乳化現象)。
冷卻系統:
檢查冷卻液水位,確保在標準範圍內。
檢查水箱、水管和風扇是否正常運作。
變速箱與差速器油:
檢查油量是否充足,必要時補充或更換。
燃油系統:
確認燃油量充足,並檢查燃油管路有無洩漏。
2. 輪胎與懸吊系統
胎壓:
根據沙灘地形調整胎壓(通常降低至15-20 PSI以增加抓地力)。
檢查輪胎是否有裂痕、破損或異物嵌入。
輪胎紋路:
確認輪胎紋路深度足夠,適合越野行駛。
懸吊系統:
檢查避震器、彈簧和連桿是否有損壞或漏油。
3. 電氣系統
電瓶:
檢查電瓶電量是否充足,接頭是否牢固。
清潔電瓶接頭,避免腐蝕。
燈光系統:
檢查大燈、霧燈、煞車燈、方向燈是否正常運作。
保險絲與線路:
確認保險絲完好,線路無破損或短路。
4. 煞車系統
煞車油:
檢查煞車油量是否足夠,必要時補充。
煞車片與碟盤:
檢查煞車片厚度是否足夠,碟盤是否有異常磨損。
手煞車:
確認手煞車功能正常。
5. 底盤與傳動系統
四輪驅動系統:
確認四輪驅動功能正常,並測試高低速切換。
傳動軸與萬向節:
檢查是否有鬆動或損壞。
底盤護板:
確認底盤護板固定牢固,無破損。
6. 車身與外觀
車門與車窗:
檢查車門和車窗是否開關順暢,密封條是否完好。
車頂架與拖曳裝置:
確認車頂架和拖曳裝置固定牢固,無裂痕或變形。
擋風玻璃與雨刷:
檢查擋風玻璃是否有裂痕,雨刷是否正常運作。
7. 救援與安全裝備
滅火器:
確認滅火器壓力正常,並在有效期內。
拖車繩與拖車鉤:
檢查拖車繩是否完好,拖車鉤是否牢固。
千斤頂與備胎:
確認千斤頂功能正常,備胎氣壓充足。
急救包:
檢查急救包內物品是否齊全,無過期。
8. 其他檢查項目
空調系統:
確認空調冷氣功能正常,特別是在炎熱天氣中。
油箱與油蓋:
檢查油箱蓋是否密封良好,避免沙塵進入。
車內清潔:
清理車內雜物,確保載運海廢時有足夠空間。
越野車在進行淨灘或越野活動時,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,攜帶救援工具能大幅提升安全性與應變能力,並根據活動地點和天氣狀況調整攜帶的工具,並定期檢查工具狀態,確保隨時可用。
1. 拖車繩或拖車帶
用途:用於拖曳被困車輛或重物。
建議:選擇高強度、耐用的拖車繩,長度至少5-8米,並確保有足夠的承重能力(至少是車輛重量的2-3倍)。
2. 千斤頂
用途:用於更換輪胎或舉升車輛。
建議:攜帶高承重的越野專用千斤頂(如液壓千斤頂),並搭配一塊堅固的底座板,防止千斤頂陷入沙地或軟土中。
3. 鏟子(沙鏟或軍用鏟)
用途:用於挖開沙土、泥濘或積雪,幫助車輛脫困。
建議:選擇可折疊或短柄設計的鏟子,方便收納。
4. 脫困板(沙梯)
用途:放置於輪胎下方,增加摩擦力,幫助車輛脫離沙地或泥濘。
建議:攜帶兩塊輕便且耐用的脫困板,材質可選擇塑料或金屬。
5. 胎壓計與充氣泵
用途:用於調整胎壓(沙地行駛時需降低胎壓),並在脫困後恢復正常胎壓。
建議:選擇12V車用充氣泵,並確保胎壓計能精確測量低胎壓。
6. 備用輪胎與換胎工具
用途:用於更換爆胎或損壞的輪胎。
建議:確保備胎氣壓充足,並攜帶扳手、十字扳手等換胎工具。
7. 急救包
用途:用於處理意外受傷。
建議:包含繃帶、消毒藥水、止血帶、剪刀、手套等基本急救用品。
8. 滅火器
用途:用於撲滅火燒車。
建議:選擇車用滅火器,並定期檢查壓力是否正常。
9. 手套與防護裝備
用途:保護雙手,避免搬運海廢或操作工具時受傷。
建議:選擇耐磨、防水、透氣的手套。
10. 高亮度手電筒或頭燈
用途:夜間救援或檢查車輛時使用。
建議:選擇防水、可長時間使用的LED手電筒,並備用電池。
11. 備用油料與水箱
用途:用於補充燃油或冷卻水。
建議:攜帶至少5-10公升的備用燃油和冷卻水,確保車輛不會因缺油或過熱而拋錨。
12. 多功能工具鉗或工具組
用途:用於緊急維修或調整車輛零件。
建議:選擇包含扳手、螺絲起子、剪刀等功能的多功能工具。
13. GPS和無線電
用途:用於定位和規劃路線,避免迷路。
建議:攜帶防水地圖或離線GPS設備,並確保備用電源。
14. 備用繩索與掛鉤
用途:用於固定物品或進行簡易救援。
建議:選擇高強度的尼龍繩或登山繩,長度約10-15米。
15. 防滑墊或防滑鏈
用途:用於增加輪胎抓地力,特別是在濕滑或冰雪路面。
建議:根據地形選擇合適的防滑裝備。
16. 通訊設備
用途:用於緊急聯絡或求救。
建議:攜帶手機、無線電對講機(如CB Radio),並確保有備用電源。
17. 備用電池與跨接電線
用途:用於啟動電瓶沒電的車輛。
建議:攜帶高品質的跨接電線,並確保電線長度足夠。
18. 防水布或塑膠布
用途:用於保護車內物品或臨時遮蓋海廢。
建議:選擇輕便且耐用的材質。
19. 食物與飲水
用途:用於補充體力,特別是在長時間救援或等待幫助時。
建議:攜帶高熱量零食和至少2-3公升的飲用水。
20. 反光三角警示牌
用途:用於警示其他車輛,避免二次事故。
建議:放置在車輛後方50-100米處。
車輛在行駛或進行越野活動時,可能會因機械故障、電線短路或燃油洩漏等原因引發火災,因此攜帶適合的滅火器非常重要。
對於越野車或一般車輛,ABC乾粉滅火器是最推薦的選擇,因其能應對多種類型的火災。選擇1-2公斤的容量,並放置在駕駛員易於取用的位置。定期檢查滅火器的狀態,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發揮作用。
1. 滅火器類別選擇
車用滅火器應選擇能有效撲滅常見車輛火災的類型,建議使用以下類別:
ABC乾粉滅火器:
適用火災類型:A類(固體物質,如木材、紙張)、B類(液體燃料,如汽油、柴油)、C類(電氣設備火災)。
優點:多功能,能應對車輛常見的火災類型,且價格相對便宜。
缺點:蓄壓式ABC乾粉滅火器,其優點為好用、便宜,缺點是3 年要檢查或更換1 次藥劑,使用後會留下殘留物,可能損壞電子設備或引擎內部。
BC乾粉滅火器:
適用火災類型:B類(液體燃料)和C類(電氣設備火災)。
優點:適合撲滅燃油或電氣火災。
缺點:無法處理固體物質火災(如車內裝潢起火)。
二氧化碳(CO2)滅火器:
適用火災類型:B類(液體燃料)和C類(電氣設備火災)。
優點:無殘留物,適合撲滅電氣火災,不會損壞電子設備。
缺點:對固體物質火災效果較差,且使用時需注意避免凍傷。
水基滅火器(AFFF泡沫滅火器):
適用火災類型:A類(固體物質)和B類(液體燃料)。
優點:對燃油火災效果佳,且無毒無害。
缺點:不適用於電氣火災。
2. 最推薦的車用滅火器
綜合考慮車輛可能發生的火災類型(燃油、電氣、固體物質),ABC乾粉滅火器是最通用且經濟的選擇。它能應對大多數車輛火災,且操作簡單,適合非專業人士使用。
3. 滅火器規格建議
容量:選擇1-2公斤的滅火器,便於攜帶且能提供足夠的滅火能力。
壓力指示器:確保滅火器上有壓力指示器,方便定期檢查壓力是否正常。
有效期:注意滅火器的有效期,通常為5-10年,需定期更換或重新充填。
4. 滅火器放置位置
駕駛座下方:方便駕駛員快速取用。
副駕駛座側:避免妨礙駕駛操作。
車尾工具箱:固定穩妥,避免行駛中移動。
5. 使用滅火器的注意事項
保持安全距離:使用時應距離火源1-2米,避免過近導致危險。
順風操作:站在上風處,避免煙霧和熱氣撲向自己。
對準火源根部:噴射時應對準火焰的基部,而非火焰本身。
定期檢查:每月檢查壓力指示器,確保滅火器處於可用狀態。